北京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推荐第 3 名刘大为

  1. 北京协和医院 重症医学科

    主任医师教授

    擅长: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(MODS)、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(ARDS)、急性肾功能衰竭、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、严重创伤等多种危重病的治疗

    执业经历:刘大为,男,主任医师,教授,ICU主任,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主任,博士研究生导师。...

    执业经历:刘大为,男,主任医师,教授,ICU主任,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主任,博士研究生导师。1982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。1987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。曾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继续重症医学的学习及研究工作。1996年晋升为教授、主任医师。1998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。获得“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”称号,2005年被美国重症医学院授予荣誉教授(FCCM)称号,是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一届、第二届主任委员。 多年来一直工作在临床医疗第一线,注重积累危重病人抢救治疗的经验,掌握和理解危重病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。在复杂的危重疾病的临床医疗中,能在危重病医学原则基础上,注重危重疾病的演变过程及器官与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,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,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。熟练掌握危重病人的救治方法,熟悉多种监测和治疗仪器设备,并应用于临床医疗,通过动态的、定量的监测,应用先进的、有效的治疗手段对危重病人进行治疗。指导或参加了大量的对危重病人的成功抢救,包括,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(MODS)、严重感染、休克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(ARDS)、急性肾功能衰竭、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、严重创伤、等多种危重病的治疗。组织或参加了多次危重病人的国际、国内的成功转运工作。曾多次获得医学科学院系统医疗成果奖。 在临床工作的同时,积极进行对危重病的研究工作,包括对MODS的治疗和预防的研究、血流动力学研究,及对机械通气、血液净化治疗、感染的防治等方面的科研工作。尤其是对感染性休克进行了系列的临床和基础的研究。作为科研课题的负责人,曾承担“围手术期病人的血流动力学、氧输送及心功能的研究”、“组织氧利用在严重感染时的改变及临床意义”、“感染性休克时右心功能的改变及支持方法”等科研项目。较早地提出了提高氧输送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局限性,而且过高的氧输送并不能改善预后。结合应用胃粘膜pH值与氧输送对感染性休克病人进行监测,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。提出感染性休克的支持性治疗应以右心功能为主导的治疗原则。 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多篇论文。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两次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,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,等多项科研奖项。目前,是多种医学期刊的编委。主编《实用重症医学》、《危重病医学主治医师600问》、《危重病医学》等专业书籍,并参加编写了多部专业书籍。 擅长疾病: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(MODS)、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(ARDS)、急性肾功能衰竭、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、严重创伤等多种危重病的治疗。

    展开+

    刘大为医生尚未在互联网上开通服务

  1. 上一位:北京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疾病推荐第2名 吴兴利 医生
  2. 下一位:北京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疾病推荐第4名 王瑜贵 医生
  1. 点击查看: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全部问答
  1. 刘大为医生在全国疾病治疗推荐中排行
  2. >治疗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全国公立医生医生排行第9位
  1. 刘大为医生在北京疾病治疗推荐中排行
  2. >北京治疗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医生推荐第3位